产品展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DL-苏氨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英文名称:DL-Threonine
 
- 品牌:方德新材料
 
- 产地:湖北
 
- 型号:25kg/桶
 
- 货号:无
 
- cas:80-68-2
 
- 发布日期: 2022-04-07
 - 更新日期: 2025-11-04
 
产品详请
            | 产地 | 湖北 | 
| 货号 | 无 | 
| 品牌 | 方德新材料 | 
| 用途 | 主要添加于以小麦、大麦等谷物为主的饲料中。 用途 用于生化研究。 | 
| 英文名称 | DL-Threonine | 
| 包装规格 | 25kg/桶 | 
| CAS编号 | 80-68-2 | 
| 别名 | DL-苏氨酸;(+/-)-2-氨基-3-*;2-氨基-3-*;H-DL-THR-OH;DL-α-氨基-β-*;DL-羟基丁氨酸;DL-异赤丝藻氨基酸 | 
| 纯度 | % | 
| 分子式 | C4H9NO3 | 
| 级别 | 医药级 | 
                中文名称:    DL-苏氨酸
中文同义词: DL-苏氨酸;(+/-)-2-氨基-3-*;2-氨基-3-*;H-DL-THR-OH;DL-α-氨基-β-*;DL-羟基丁氨酸;DL-异赤丝藻氨基酸
英文名称: DL-Threonine
CAS号: 80-68-2
分子式: C4H9NO3
分子量: 119.12
EINECS号: 201-300-6
熔点 244 °C
沸点 222.38°C
密度 1.3126
外观 白色粉末
化学性质 因苏鞍酸分子有2个不对称碳原子,故有D-苏氨酸、L-苏氨酸、D-别苏氨酸和L-别苏氨酸4种光学异构体。其中构成蛋白质氨基酸为L-苏氨酸,其余3种光学异构体均不能别利用。
DL-苏氨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,无臭,味稍甜。熔点约为245℃(分解)。溶于水(20.1g/100mL,25℃),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液。化学性能稳定。大白鼠腹腔注射LD505.355g/kg(D型)。
L-苏氨酸[72-19-5]熔点约为256℃(分解),生理效果为DL型的2倍,大白鼠腹腔注射LD503.094g/kg。其余同DL型。
用途 苏氨酸是饲料营养强化剂,,以及畜禽鱼生长的必须氨基酸。主要添加于以小麦、大麦等谷物为主的饲料中。
用途 用于生化研究。
用途 营养增补剂。需要量(mg/k?d):幼儿60~87,成人310~560,差异很大,尚受食物中总蛋白质及氨基酸总量的影响。
大米、小麦、面包、玉米等的 限制性氨基酸为甘氨酸,可添加 限制氨基酸的苏氨酸以补充。尚可强化花生粉、燕麦等。
为发挥*使用效果,可与甘氨酸共用于白米,与甘氨酸及缬氨酸共用于小麦粉,与甘氨酸和蛋氨酸共用于大麦、燕麦,与甘氨酸和色氨酸共用于玉米。
与葡萄糖共热易产生焦香和巧克力香味。有增香作用。
        中文同义词: DL-苏氨酸;(+/-)-2-氨基-3-*;2-氨基-3-*;H-DL-THR-OH;DL-α-氨基-β-*;DL-羟基丁氨酸;DL-异赤丝藻氨基酸
英文名称: DL-Threonine
CAS号: 80-68-2
分子式: C4H9NO3
分子量: 119.12
EINECS号: 201-300-6
熔点 244 °C
沸点 222.38°C
密度 1.3126
外观 白色粉末
化学性质 因苏鞍酸分子有2个不对称碳原子,故有D-苏氨酸、L-苏氨酸、D-别苏氨酸和L-别苏氨酸4种光学异构体。其中构成蛋白质氨基酸为L-苏氨酸,其余3种光学异构体均不能别利用。
DL-苏氨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,无臭,味稍甜。熔点约为245℃(分解)。溶于水(20.1g/100mL,25℃),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液。化学性能稳定。大白鼠腹腔注射LD505.355g/kg(D型)。
L-苏氨酸[72-19-5]熔点约为256℃(分解),生理效果为DL型的2倍,大白鼠腹腔注射LD503.094g/kg。其余同DL型。
用途 苏氨酸是饲料营养强化剂,,以及畜禽鱼生长的必须氨基酸。主要添加于以小麦、大麦等谷物为主的饲料中。
用途 用于生化研究。
用途 营养增补剂。需要量(mg/k?d):幼儿60~87,成人310~560,差异很大,尚受食物中总蛋白质及氨基酸总量的影响。
大米、小麦、面包、玉米等的 限制性氨基酸为甘氨酸,可添加 限制氨基酸的苏氨酸以补充。尚可强化花生粉、燕麦等。
为发挥*使用效果,可与甘氨酸共用于白米,与甘氨酸及缬氨酸共用于小麦粉,与甘氨酸和蛋氨酸共用于大麦、燕麦,与甘氨酸和色氨酸共用于玉米。
与葡萄糖共热易产生焦香和巧克力香味。有增香作用。
用途 L-苏氨酸([72-19-5])为必需氨基酸,DL-苏氨酸的生理效用为L-苏氨酸二分之一,缺乏时易患食欲不振、脂肪肝等症、苏美氨酸在高等动物体内不能合成,必需由体外供给。谷类蛋白质除需补充L-赖氨酸外,其次即为L-苏氨酸。这是由于L-苏氨酸的含量虽较多,但在蛋白质中苏氨酸与肽的结合很难水解。不易消化吸收所致。作为营养增补剂,为发挥*使用交果,可与甘氨酸共用于白米,与甘氨酸及缬氨酸共用于小麦粉,与甘氨酸和蛋氨酸共用大麦、燕麦,与甘氨酸和色氨酸共用于玉米。与葡萄共热易产生焦香和巧克力的香味。有增香作用。亦用于折分制得L-苏氨酸而配制氨基酸输液和综合氨基酸制剂。
	
 

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